亚洲的存储系统:过去和现在

时间过得真快。我们又快到一年的年底了。我喜欢停下来回顾一下过去——我们当时的处境以及我们作为亚洲行业的发展历程。

1984年我来到新加坡,当时亚洲奇迹正在上演。在强劲出口和快速工业化的推动下,香港、新加坡、韩国和台湾以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向前发展,赢得了“亚洲四小龙”的绰号。中国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和泰国稍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。对于该地区来说,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。
由于仓储是由人口规模和收入决定的,我们所处的行业受益匪浅。随着收入的增加,人们对吃得好、住得好,产生了对食品、衣服、家用电器、保健品等储存设施的需求。


从传统仓库到专门设计的存储设施

随着经济的扩张,专门设计的仓库被建造起来,以取代天花板低、门窄的旧传统仓库。当我第一次到达时,第一代“现代”仓库正在逐步投入使用。它们高约八米,配备六到七米高的托盘架,无螺栓货架系统被认为是最先进的。

多年来,随着前移式叉车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行驶得更高,仓库高度和托盘架也相应增加,以允许操作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土地。除少数例外,日本以外地区的仓库操作仍主要依靠手工操作。自动化被认为是昂贵且不灵活的。由于可以轻松获得低成本人力,公司也没有什么动力进行自动化。

一些早期的自动化尝试也起到了威慑作用。二十年前,新加坡安装了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 (ASRS),以提高效率。新加坡的目标是成为物流中心,而 ASRS 可以优化可用土地和人力的利用,被认为是第三方物流运营商 (3PL) 的首选系统。第一个 ASRS 的设计很糟糕,它们设计用于搬运托盘,但循环时间非常慢。随着市场发生变化,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按箱交付,系统根本无法处理吞吐量。其他系统则被视为静态货架系统,与仓库内的其他系统没有适当的联系。许多产品因未能兑现提高效率的承诺而被废弃,公司又恢复了人工处理。受这一经历的影响,许多人在接下来的 10-15 年里避开了自动化,因为自动化获得了昂贵且不灵活的名声。

但事情正在开始改变。面对降低仓库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的日益增长的需求,企业开始自问:我们如何才能降低供应链成本?如何加快供应链速度?

在我的下一篇文章中,我将探讨亚洲从主要手动系统(人到货物)到货物到人的转变。

联系人

Allison Kho Head of Marketing APAC & MEA 电话: +65 6863 0168 邮件: allison.kho@ssi-schaefer.com